賴清德副總統今(26)日下午接見「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代表團」,感謝歐洲議會外委會對於促進臺灣與歐盟關係的支持。並表示,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與歐盟一樣追求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等共同價值,期盼未來能持續與歐盟加強合作,促進經濟及安全,進一步穩定印太的和平與發展。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賓來到臺灣,以行動表達對臺灣的支持。他並感謝訪團對於促進臺灣與歐盟關係的支持與努力,讓雙方關係日益增進。
副總統提到,去年9月,歐洲議會全會表決通過「臺灣海峽情勢」決議案,也譴責中國在臺海的軍演危及印太的和平穩定。今年4月,歐洲議會全會也針對「歐盟需要一致的對中戰略」進行討論,結論為應該竭盡所能維護印太和平穩定,才能符合歐盟及全世界的利益。
副總統強調,這些主張不僅對臺灣非常重要,對印太和平穩定也深具意義。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與歐盟一樣追求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等共同價值,臺灣也在全球供應鏈上發揮積極角色,促進國際社會與經濟的繁榮發展。期盼未來臺灣與歐盟加強合作,促進經濟及安全,進一步穩定印太的和平與發展。
白艾特副主席致詞時表示,非常感謝副總統撥冗接見,臺灣是個民主國家,同時擁有人權、法治等深植人心的重要理念。
白艾特副主席指出,烏俄戰爭是重要的安全議題,也是國際法上的議題。當俄國入侵烏克蘭時,臺灣立刻表達出明確立場,並以實際行動提供烏克蘭援助。他期盼,烏克蘭在不久後,能恢復自由、重建家園,並且重獲領土。
白艾特副主席認為,臺灣跟歐洲是非常重要的貿易及投資夥伴。無論是歐盟或歐洲議會,都希望能加深與臺灣在貿易、商業,以及民間交流等各領域的合作關係,臺灣包括半導體及數位發展等領域的專業知識,都是深化雙方關係的良好基礎。
白艾特副主席表示,基於法治及國際法原則,歐盟在外交與安全政策上,希望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世界上所有爭端。他希望全世界都可以從烏俄戰爭中學到教訓。因此,他們都非常關心亞太地區的情勢發展。幾周前,歐盟領袖的會議中,也做出與亞太區域有關的策略性決定,希望能持續加深歐盟與亞太區域民主國家的合作關係。
訪團成員尚包括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友臺小組主席凱勒(Michael GAHLER)、議員畢楚瓦(Tonino PICULA)、外委會安全暨防禦小組主席蘿瓦素(Nathalie LOISEAU)、議員塔欽斯基(Dominik TARCZYŃSKI)、戴隆棣(Jakop G. DALUNDE)、潔卡蒂(Susanna CECCARDI)及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等,由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及外交部次長李淳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