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東縣長濱鄉的80歲潘伯伯,有高血壓、中風等病史,因下肢偏癱行動不便、需鼻胃管灌食及留存導尿管…等,為居家醫療團隊收案照護對象之一。今年8月中旬潘伯伯出現血尿及高燒送至台東馬偕醫院急診就醫,經診斷為尿路感染,需要住院治療。由於住家距離台東市醫院車程約2小時,家屬往返照顧不易,經醫師評估病情狀況,適用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簡稱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收案條件,且家屬表示有意願讓病人在家接受相關治療。在醫院積極協助聯繫參與試辦團隊「花東共好照護小組」,安排由都蘭診所余尚儒醫師接手,並啟動「在宅急症照護(HaH)」治療照護。
- Sep 21 Sat 2024 11:52
113年09月11日行政院 卓榮泰院長出席2024巴黎帕拉運動會代表團返國餐會
- Sep 21 Sat 2024 11:51
113年08月28日行動創新AI內閣執政101記者會
- Sep 21 Sat 2024 11:50
113年08月20日行政院 卓榮泰院長出席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竣工暨啟用典禮
- Sep 21 Sat 2024 11:47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石崇良署長、龐一鳴副署長、新聞 黃穗芬技正、張健輝:健康台灣新模式 在宅急症安心顧 健保「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 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今日登場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稱健保署)於今(113)年9月12日在南港展覽館「第五屆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舉辦「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展開對話以期民眾更瞭解「在宅急症照護計畫」的重要性。
- Sep 21 Sat 2024 11:45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石崇良署長、龐一鳴副署長、新聞 黃穗芬技正、張健輝:健保提升臨床治療品質113年9月1日起新增給付用於心律去顫之「皮下植入式心律去顫器」及治療肌張力不全之「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器」
- Sep 21 Sat 2024 11:44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石崇良署長、龐一鳴副署長、新聞 黃穗芬技正、張健輝:健保有愛 攜手跨機關合作關懷弱勢民眾
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簡稱健保署)持續推動關懷弱勢,設置「弱勢民眾通報平台」,並跨機關合作,提供即時協助弱勢民眾解決健保欠費。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透過「弱勢民眾通報平台」通報個案,健保署臺北業務組接獲後立即啟動協助申請健保愛心專戶清償健保欠費,以解燃眉之急,保障民眾醫療權益及安心就醫。
- Sep 21 Sat 2024 11:42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石崇良署長、龐一鳴副署長、新聞 黃穗芬技正、張健輝:「APEC醫療科技評估與永續全民健康覆蓋工作坊」今盛大登場 健保署攜手國際夥伴共創機會因應挑戰
為持續推動APEC經濟體朝向全民健康覆蓋邁進,並在創新醫療服務與成本之間取得平衡,建構永續健康生態系,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健保署)將於9月3日舉辦「APEC醫療科技評估與永續全民健康覆蓋工作坊」(APEC Workshop on Advancing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for Sustainable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此次工作坊邀請12個APEC經濟體的代表親臨參加,並特別邀請英國NICE專家蒞臨演講,我國加勒比海友邦貝里斯衛生部官員也將出席,共同探討醫療科技評估如何提升醫療服務,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 Sep 21 Sat 2024 11:39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石崇良署長、龐一鳴副署長、新聞 黃穗芬技正、張健輝:推動誠信經營 實現健保永續 健保30週年誠信論壇
為凝聚我國醫院及醫藥產業界對於誠信治理理念的共識,健保署今(2)日舉行「健保30週年誠信論壇」,邀集產業界、學界與政府機關代表與會,以「誠信經營 共創多贏」為主題,傳達醫院及醫藥產業界重視誠信、永續發展之經營理念,現場討論激盪出精彩的火花,活動順利圓滿結束。
- Sep 21 Sat 2024 11:35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石崇良署長、龐一鳴副署長、新聞 黃穗芬技正、張健輝:健保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在家安養 無憂向晚
- Sep 21 Sat 2024 11:28
勞動部 何佩珊部長、許傳盛、王安邦政務次長、陳明仁常務次長、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李柏昌所長、陳育偉副所長、陳毓雯主任秘書:營建墜落風險高,掌握關鍵才能有效預防
營造業占重大職業災害的比率長年居各產業的首位(如圖1),其中致災類型最高即為墜落,近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達60~70%,造成墜落災害之媒介物以施工架、模板支撐、鋼構、電梯井及吊料設備等為主。透過職災統計分析顯示,職災發生的情境與原因與往年同質性高,因此找到關鍵要因及相對配套措施顯得更為重要。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勞安所) 以80/20法則,從墜落職災案例分析及透過媒介物的重新分類調整,優先將同質性高之案例進行分類,並將作業內容、作業環境、使用設備等進行肇災因子分析,最後根據各項肇災因子選定(1)配置不當、(2)本體防護不足或無安全設施、(3)性能及強度不足之三項關鍵要因做為防災的預防重點,整合過去相關研究成果及結合現有降災機制,透過營建工程現場調查及防墜設施現場的設置與輔導,提出資源可行且有效的墜落預防對策。各項預防對策,可提供營造業者依自身需求及工程屬性進行預防措施之選用,為提升整體降災成效,透過技術職能課程的導入及系統化統合管理,促使安全衛生資源的使用更有效率(如圖2)。